爱奇艺体育电脑版下载-成都蓉城球迷意难平!不止因为2-2武汉三镇,更多原因在于以下5点

admin by:admin 分类:英超 时间:2025/07/22 阅读:64 评论:0

  去年4月,中央实施的《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明确提出,成都要以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为目标。为此,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提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是成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目标,并对此作出了系列部署。肩负国家使命,成都勇于担当。

  昨日下午,市委书记唐良智同志在市政协十四届五次会议闭幕大会上发表讲话,向全体政协委员介绍了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主要考量和谋划部署,描绘了成都今后一个时期,按照中央和省委部署,加快推进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美好蓝图。

  一年之计在于春。2017年1月,成都市两会又对此进行了谋划与部署。

新的开局、新的征程,

全市上下正按照市委确定的“157”总体思路,

以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为目标,

强化“五维支撑”,

集中力量推进“七大任务”,

朝着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目标加快迈进。

那么,

成都国家中心城市的规划蓝图是怎样的?

最终将建设成什么样?

听唐书记如何说......

  ?准确把握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宏观背景。

  谋划成都这样有着1600多万人口的特大中心城市发展,必须观大势、谋大事。

  

(点击图片之后可放大)

  观大势、谋大事。环顾世界,随着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社会信息化的深入发展,城市作为资源集聚、创新创造、经济增长的载体,在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正加快形成一个网络状、层级化的世界城市体系。国内外城市发展实践表明,在世界城市体系中,谁占据的层级越高,谁的集聚和辐射功能就越强,占有的全球市场就越大,谁就越能抢占产业链和价值链的高端,赢得竞争优势和发展主动权……为占据发展的战略主动,成都正顺应城市发展规律,启动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以全省首位城市的责任担当,阔步迈向世界城市体系的“塔尖”。

  

  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不仅是成都必须肩负的国家使命,也是成都面向未来发展的现实需要。如何进一步突破“西部宿命”和“盆地桎梏”,在更宽领域、更高层次参与全球资源整合和竞争?如何争取国家重大生产力布局和重大政策资源,进一步增强成都的集聚和辐射能力?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如纲举目张,引领成都发展全局。

  2016年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万亿元,占全国的1.6%、西部的8%左右。产业实力在西部优势突出,科技实力位居全国前列,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地位日益凸显……成都已具备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现实基础。综合实力、人均水平、研发能力、开放水平等方面与东部发达城市还有不小差距,同时,同一方阵的武汉、杭州等城市发展势头迅猛……站在新的发展起点,成都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同在。国家中心城市的定位、天府国际机场的建设和代管简阳、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国家级天府新区建设、内陆自贸区建设……一系列重大历史机遇的叠加惠及成都,国内少有。顺应大势,正当其时。

  ?科学谋划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战略布局。

成都蓉城球迷意难平!不止因为2-2武汉三镇,更多原因在于以下5点

  市委十二届七次、八次、九次全会,落实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结合成都实际,集中全市智慧,对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作出了系统的战略布局。

  

  

  

  

  ?扎实抓好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重点任务。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将集中力量推进七大任务,朝着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目标加快迈进。

  1

  (点击图片后可放大)

  ?为实现这些目标,成都将从哪些方面着手发力呢?

  具体来看,成都将抓好三个方面工作。

  一是构建大通路格局,借助交通网络扩展城市发展空间。加快建设天府国际机场,建设更多出川高铁通道,提升成都国际铁路港功能,构建连通欧洲、泛亚的物流铁路网和连通沿边口岸的公路网,打造以“两港三网”为支撑、“空、铁、公、水”四位一体的现代立体交通网络。

  

  轨道交通产业蒸蒸日上

  二是以轨道交通引领城市发展格局。强力推进轨道交通加速成网计划,加快实现地铁“650+”目标(运营500公里,在建150公里以上),构建连通周边地区的轨道交通干线网络,推动地铁、市域大铁、有轨电车等多网多制式融合,形成以轨道交通为主的公共交通体系。

  三是推行小街区规制。控制街道宽度、路网密度、用地尺度,畅通城市微循环,建设有机街区,形成以人为本的路网体系。重点是实施中心城区“3900+”路网体系规划。

  2

  城市动力是一座城市发展的驱动力量,决定着城市发展的速度、质量和可持续性,影响着城市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成都当前正处于新旧动力转换的关键时期,要加快形成以创新、改革、开放、人才“四轮驱动”为主的城市动力结构,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活力城市。成都将如何撬动这四大“动能”呢?

  

  菁蓉镇国际创新创业服务超市

  

(点击图片后可放大)

  3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积极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站在“新常态、万亿级”的新起点上,我们将如何建设西部经济中心?

神龙汽车生产车间

  

  4

  “软实力要与硬实力并驾齐驱”“要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打造城市形象品牌”……城市实力靠经济,城市品位靠文化。成都作为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城市文化同样成为关注焦点,代表、委员们纷纷表示,城市文化是人的精神守望和精神家园,是城市价值提升的重要标志,我们要增强文化自信,推动城市文化创新繁荣,努力建设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世界文化名城,形成自己独有的城市文化、城市形象、城市品牌,提升与国家中心城市相适应的软实力。

成都博物馆前排起的长龙

如何做好文化传承和创新“两篇文章”?

  

  代表、委员们的许多建议,在新一年新的工作部署上得到了体现。在文化传承方面,成都将注重保护城市文化根脉和历史发展年轮,加强都江堰、武侯祠等历史古迹和东郊记忆等现代工业文明的保护,在规划建设中充分融入传统文化基因,让优秀历史文化看得见、摸得着、传播远;同时塑造体现文化特点、时代特征和成都特色的城市精神;在文化创新方面,将实施“文化+”行动计划,大力发展音乐、文博、动漫等文创产业,构建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现代文创产业体系;加快筹建成都艺术学院,打造国际非遗节、音乐节、音乐诗歌季、“成都创意设计周”等城市文化品牌;加快建设成都中心、城市音乐厅、音乐坊,规划建设露天音乐广场、三国蜀汉文化城、科学馆、自然博物馆、奥体中心、国际足球中心等一批重大文体设施。

  5

  生态文明源于工业文明,是对工业文明的发展与超越,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高级阶段。推动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良性互动、融合发展,是特大中心城市转型发展的基本方向,也是成都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内在要求。成都两山环抱、两江环绕,生态本底资源丰富,要以对城市负责的态度,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新理念,以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为目标,深入实施生态文明建设2025规划,加快建设美丽中国典范城市,让未来的成都成为生态优美、绿色发展的美丽成都。

  

  6

  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还要注重惠民生,筑牢民生保障。

  

  在健康成都建设方面,将着力完善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大力发展体育事业和全民健身运动,全方位、全周期保障市民健康;坚持“医养结合”,建立多层次、普惠制养老服务体系,加大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力度,努力让老年人“干干净净活出尊严、舒舒服服活出品质”。在幸福蓉城建设方面,将完善制度安排,强化政策兜底,提高就业、社保、教育、文化等公共服务保障能力和均等化水平;大力推进以简阳为主战场的绝对贫困人口脱贫和全市相对贫困人口脱贫,建设高标准的全面小康。在市人大代表姚惠英看来,我市在解决养老问题方面已走在全国前列,建立了700多个养老机构,“一些社区还为附近老人提供就餐、康复、保健、娱乐、培训等多种服务,在老人安享晚年的配套服务中下足了功夫。”

  7

  让生活更美好、让市民更幸福,是城市治理的目的所在。要顺应转型和变革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法治为基,推动城市管理向城市治理转型,加快形成与国家中心城市相匹配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

  

▼▼▼

  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市将如何用好党的建设这一法宝,助推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市委十二届八次全会对我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面从严治党作出进一步部署。

  

  昨日下午,市委书记唐良智同志在市政协十四届五次会议闭幕大会上的讲话,在我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中产生强烈反响。

成都蓉城球迷意难平!不止因为2-2武汉三镇,更多原因在于以下5点

  市人大代表姚惠英:

提高养老服务质量

让养老后顾无忧

  “了解了唐良智同志的讲话后,我备受鼓舞。”在社区工作多年的市人大代表姚惠英表示,唐良智同志讲话中提出的“我市将坚持‘医养结合’,建立多层次、普惠制养老服务体系,加大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力度,努力让老年人‘干干净净活出尊严、舒舒服服活出品质’”让她无比振奋。

  

  在姚惠英看来,我市在解决养老问题方面已走在全国前列,建立了700多个养老机构。与此同时,一些社区还为附近老人提供就餐、康复、保健、娱乐、培训等多种服务,在老人安享晚年的配套服务中下足了功夫。

  市人大代表付天力:

解百姓之所急

积极宣传党的方针政策

  “唐良智同志的讲话指出,我市将围绕企业‘走出去’的全链条,增强法律、金融、物流、咨询等服务功能,加快建设西部服务中心城市。”市人大代表付天力表示,唐良智同志的讲话不仅让他受鼓舞,还使他认识到了自己的使命。

  付天力认为,讲话既是对全市2016年各项事业发展的理性回顾和思考,同时也对2017年提出了明确要求和任务。“身为企业的一名工作者,我将立足从现在做起,继续发展实业,诚信经营,关爱社会,奉献道义。同时,作为一名市人大代表,我将继续收集群众反映的焦点、热点、难点问题,及时传达‘民声’,帮助解决问题。”

  市政协委员戴昌柱:

让花卉“走出去”“引进来”

融入西部对外交往中心的建设

  “唐良智同志指出要建设西部对外交往中心,重点是要建设国家向西向南开放的门户城市和具有全球辐射力、影响力的国际化大都市。”市政协委员戴昌柱表示,这让他倍感振奋。

  

  日前,他参加集中视察时,在成都国际铁路港,萌生了将花卉产品“走出去”“引进来”的想法。“半个月左右的时间,成都的物品就能够一站式地发往欧洲,这在以前简直不敢想。”对于在国际铁路港的所见所闻,戴昌柱很快将其与花卉等农副产品关联起来,通过国际铁路港就可以将成都地区的花卉一站式地出口到欧洲。在戴昌柱看来,除了要让成都的农副产品和花卉“走出去”,还可以通过国际铁路港将欧洲农副产品的优良品种、新技术以及先进经验“引进来”,切实利用好国际铁路港这个平台。

  市政协委员李蓉:

高效利用城市空间

推进机械立体停车建设

  市政协委员李蓉把目光聚焦到唐良智同志提出的将紧紧围绕民生民向民愿,坚持“城为民建、市为民享”。她说,描绘“国家中心城市”这幅美好画卷,离不开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同样也应该着力做好保障工作。

  

  “比如解决好城市停车难问题。”李蓉建议,要积极推进机械立体停车建设。与此同时,对新建建筑采用机械立体停车设备或建成项目改建机械立体停车设施的,按附属建筑及特种设备安装进行管理,不再按照建筑物办理基建程序手续,允许业主在原建筑物(及旁边)加建机械立体停车库,不要求按独立建筑退缩位置。

2017年,

对于成都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来说,

实现了新的开局、

迈上了新的征程,

我们将同心同向、砥砺奋进,

共同绘就国家中心城市的美好画卷。

  

非特殊说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地址:https://cn-iqiyi.com/yingchao/370.html

评论列表

发表评论

  • 昵称(必填)
  • 邮箱
  • 网址

TOP